
【2024.09 Day1】冒充當地人在公路邊的小吃店懷念家鄉味,Bishkek-Kyzart
當飛機碰觸地面的那一刻,我試探性地睜開雙眼,盡量不理會座位旁身穿LV印花T恤、胸前斜揹Gucci霹靂腰包的小哥急著起身開置物櫃的騷動,小心翼翼移動身軀,就怕這幾年長途飛行一睡不好便頭暈目眩的困擾上身。幸好,5年半沒有獨自旅行的生疏激發著腎上腺素,我像被洗腦般不斷重播事先擬定抵達城裡咖啡店的步驟:
Step 3: 從網路傳說中『過度積極』的機場計程車司機群中脫身。
「Taxi?」果然一踏進入境大廳,一位大叔略帶保守地靠了過來詢問。
「No…I mean…нет! Спасибо」我拿出這幾個月苦學俄文後勉強擠出的幾個單字當擋箭牌。
也許是早上7點還太早;也很可能,後來發現免掉我許多糾纏的原因是,只要不開口,我完全可以無違和地充當中亞人啊!於是在禮貌回絕忽視幾位輪番上陣的計程車大叔後,我毫無阻礙地步出機場,並順利找到即將發車的GOBUS,距離大腦裡強烈渴望的那杯漂浮著完美奶泡拉花的卡布奇諾又更近了一步!
以前我總會暗自憐憫那些不管身處何處,一定要尋求麥當勞慰藉的『死觀光客』。但現下揹著10公斤背包、提著厚重外套和手提包,在9點不到已被艷陽蒸餾出一身汗的我,同樣一心只想從地圖上明明簡單筆直,走起來卻如鬼打牆的市中心街道突圍,找到那間有著說英文的侍者、菜單上有酪梨水波蛋、免費快速的WIFI,看似溫馨鄰家實則生人勿擾的典型IG咖啡店,在無差異的熟悉空間裡安全登出旅人的焦慮。
只不過,今天完全是走花錢當大爺的行程啊!?
▼在蘇聯瓦解後移除共產遺跡的趨勢下,這座在1984年為慶祝吉爾吉斯共產黨60週年而豎立的列寧雕像,雖然難逃被從重新命名為Ala Too(天山)的舊列寧廣場移除的命運,但仍然稀有、並充滿爭議性地被”藏”到廣場後方,充滿熱情地招喚前方舊共產黨部內的同志們。


▼同樣慶祝吉爾吉斯共產黨60週年的,還有在市中心歷史最悠久的Oak公園裡,來自全國各地的雕塑家捐贈的93座石雕或銅像。這座名為25碗的噴水池,約莫是象徵吉爾吉斯人盛行的喝茶文化。

▼建於1938年,Ala Too戲院是Bishkek最早、也是最美麗的戲院之一。見證過吉爾吉斯6、70年代的電影黃金時代,也逃過不合時宜差點被拆除的命運,如今成為重要的文化保存建築。牆上的bas-relief淺浮雕歌頌著共產蘇聯時期的偉大成就,是喜愛蘇聯建築藝術的朋友不可錯失的景點。(但可能要留意裡頭太貴的爆米花!)

我這次去吉爾吉斯(Kyrgyzstan)僅有一個目的,就是完成騎馬漫遊數日的心願。而最熱門也最容易的行程,便是從Kyzart村莊出發的頌湖(Song-Kul)3或4日遊。雖然從比斯凱克(Bishkek)可以自行搭小巴前往,但由於我想在5個小時車程的沿途多參觀幾個景點,所以最後決定直接包車。6,500som(約台幣2,400) ,即可享受上車睡覺下車尿尿的無腦放空,司機甚至還自帶朋友娛樂聊天,太適合亟欲補眠的我。
約1.5小時車程後,我們到了第一個景點,Burana高塔。這座建於11世紀的清真寺宣禮塔/燈塔/守衛塔,是喀喇/黑汗汗國(Kara khanids )的夏都八剌沙袞(Balasagun)一堆土丘遺址中,幾乎僅存的歷史見證。15世紀被大地震攔腰折斷的高塔,經過70年代的修復,如今已成為重要的世界遺產。可惜當天和我一起擠身摸黑攀爬近乎垂直、密閉狹窄的階梯,直達25公尺高塔塔頂的遊客們,似乎並不全都滿意冒著生命危險後,眼前難以察覺的絲路情懷。
▼如同世界各地遺留下的神祕高塔,這裡也有被大汗父親藏匿保護於此的公主。不幸在16歲生日當天,仍躲不過出生時的預言,被父親送來慶祝的水果籃裡的毒蜘蛛咬死。傷心欲絕的大汗,哭倒了一半的高塔(可能也哭歪了塔;或是科學解釋,來自西邊的風和大陸氣候千年的摧殘,造成這座吉爾吉斯的布蘭那斜塔)。

▼10-13世紀統治中亞的喀喇汗國(11世紀中分裂為東、西喀喇汗國),是歷史上第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王朝。如今的布蘭那(Burana)高塔雖然看似樸實低調,其結構和外牆用磚瓦構成的幾何雕飾,卻是如在烏茲別克布哈拉(Bukhara)的卡揚宣禮塔(Kalyan Minaret)等的模型範本。


▼八剌沙袞(Balasagun)作為10-12世紀重要的絲路城市,據說全盛時期有200座清真寺、40座教堂、10所伊斯蘭學校,灌溉和廢水系統,以及雄偉的護城牆(實用性則不得而知,因為當蒙古人入侵時,城裡軍隊直接開城門投降,以避免惡名昭彰的大屠殺)。吉爾吉斯最有名的詩人哲學家Jusuf Balasaghuni也出生於此。至於這位教人快樂真理的詩人長相約莫可從1000 som的吉幣紙鈔推測,八剌沙袞的樣貌在一片曠野中則需要極大的想像力。

▼除了Burana高塔,附近還有一個小型古物博物館,和一座座6-10世紀的balbal。這些看似傻裡傻氣、近乎卡通的石人雕像,實則是突厥人豎立在墳墓前,緬懷先人,或記錄勇士殺敵的人數,或像石敢當驅邪避凶。自從改信伊斯蘭教後,此種墓葬儀式文化也逐漸不復見。

大概察覺到我的意興闌珊,司機大哥立刻祭出私藏口袋名單,一個連大明星和達官貴人都競相造訪的傳統美食天堂。
「多年前這裡只有一個路邊攤,後來口耳相傳下招引絡繹不絕的饕客,現在已成為前往湖區必停的景點。」
一個小時後,大哥指著在一片荒蕪曠野的公路旁,遠處綿延壯麗的天山山脈為背景前,冒然竄出一排掛著廉價招牌和塑膠裝飾、不得不承認喚起幾分台式情懷,的鐵皮屋小吃店。在看了一眼已高朋滿座的始祖頭號餐廳(入口第一間),大哥略為抱歉地轉進隔壁店家,一名包著頭巾、綁著圍裙的бабушка,絲毫不讓蹣跚步伐減緩待客的熱切急迫,一邊拿著菜單寒暄,一邊朝內扯開大嗓。不久,一名金髮碧眼的少女面無表情地拿出手機點餐。
茶Чай是一定要的。在白開水宛如不存在的中亞,不論哪一餐,最常聽見的就是主人提著茶壺詢問:「Chay?」。個人對茶的偏好不只分紅茶、綠茶,加什麼也變化多端。一大湯匙又一大湯匙的白糖最常見,或(再)加上果醬、蜂蜜﹐或是各種發酵或新鮮的乳製品,或年輕一輩喜愛的檸檬、丁香、水果;而對坐的大哥在幫大家倒盛熱騰騰的奶茶後,神祕地拿起一旁的鹽巴罐,「這才是我最喜歡的喝法。」他順手加了一些在我的茶碗裡。
身為訓練有素的台灣人,對於茶的可能性理當處變不驚,我卻難以下嚥鹹奶茶的概念。好險下一道端上來的、也是這裡必吃的招牌『菜』,Kattama,雖然少了豬油的提香,煎蛋換成水煮蛋,不沾甜辣醬而是配酸奶油Kaymak,但就是貨真價實、令人魂牽夢縈的蔥油餅啊!
這道國民美食名稱源由突厥語系,意旨翻折katlama,也就是加了奶油的麵團持續地翻折揉捲。在突厥後裔如中亞、阿塞拜疆、土耳其、蒙古各地都有其稍作變化的版本和吃法。然而事實上,就像其他中亞經典菜餚Manti水餃湯包、Laghman炒麵,多少都有中國東方飲食的影子,所以到底是誰傳給誰?還是祖先們靈感手藝不謀而合?
至於最重要的口感?我讓另一桌來自新加坡的哥哥姊姊們來回答吧:
「沒有台灣的這麼好吃啦。」
這絕對不是因為我誇獎他們爬山騎馬的好興致和體力後的客套回應!?
▼人口少於100人的Cholok村莊,大概是世界上蔥油餅Kattama密度最高的地方。這裡的茶是用傳統俄式金屬薩莫瓦(самовар)茶炊加熱濃縮而成,據說賦予茶獨特的風味。只需將滾燙的煤炭木材加入中央的金屬管便可煮沸熱水,非常適合沒有電力來源又時刻必須來一杯茶的遊牧民族。照片出處:yayimages.com/60287328

▼中亞喝茶的文化先經由絲路引進,後又受到俄羅斯帝國的影響改變煮茶和喝紅茶、綠茶的習慣,而現在在大城市也喝得到珍珠奶茶!另外,北邊人喜好用 chynas大碗喝茶,但待客周到的主人絕不允許客人喝到冷茶,所以千萬不可以一下子把大碗豪氣地倒滿。


茶足餅飽後踏出餐廳,司機大哥馬上應驗先前的宣稱。「剛剛擦身而過的是很有名的女歌手XXX!!」
我連吉爾吉斯的總統站在我面前都不認得,更不要說這位據説新崛起的傳統歌謠小天后。大哥朋友迅速在網路找到家喻戶曉的神曲,一時間整台車變成歡樂的Carpool Karaoke!大哥激亢高昂的歌喉引領我神遊天山,彷彿我已身穿刺繡棉襖長擺絲裙,騎著馬兒在大草原上馳騁(還有忠心的老鷹隨行或調情的阿哥追逐之類的)。
▼先暫時借用首都Bishkek中心的Ala Too廣場前豎立(取代列寧)的國家英雄Manas的馬上英姿,來(很遠很模糊地)表達中亞游牧情懷。

一個劇烈的晃動把我從大汗綺夢中震醒。依舊穿著24小時前上飛機的運動褲衫,我已陷困在這台安全帶僅供參考的老爺四驅車半個多鐘頭。冒著車子和人都很可能肢解骨折的風險,大哥踩足油門拼了命地在難以辨識究竟是馬路還是馬走的路上顛簸推進,直到一塊巨大岩石不偏不倚堵在兩岸峭壁間,大哥才不情願地放棄以車代步健行,宣告: 「Kok-Moinok峽谷到了。妳有……30分鐘。」
按下計時器,我像參加尋寶遊戲的參賽者,著急地一頭栽入這座似乎無止境的迷宮。我貪婪地允許自己再多轉一個彎,再攀上一塊奇岩,再探索一條神秘小徑,因為這幅大自然窮年累月雕琢的曠世巨作,提供每個耗費心力體能(和潛在車子維修費)前來的嘉賓,取之不竭的感官驚喜和啟發。
▼全長約2.5公里的Kok-Moinok峽谷,推測冰河時期結束後的溶化冰川和長期風化下,造就今日岩壁特殊的奇景。據說N年前,附近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高山湖泊伊塞克湖(issyk kul)曾經涵蓋到此處,因此如果你舔一下岩壁,很可能可以嚐到湖水留下的鹽巴(請留意當地的蠍子爬蟲類居民)。

▼峽谷內有許多小河川沖刷出的小徑,但這裡每年接收到雨水極少。岩石土壤裡的鐵元素,經過千百萬年來的風化和氧化,使得這裡呈現磚紅色的美麗色調。


▼雖然九彎18拐後,Petra佩特拉古城不會出現在你眼前,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依舊將山壁雕琢得像是一間間隱士高僧閉關修行的陋室。


無奈我終須向這寂靜的赤紅色星球道別,因為離今晚下榻的Kyzart村莊還要2個小時車程。顧不得也是第一次照訪峽谷的大哥朋友,仍興致高昂地不斷回報臉書上那張和我的自拍照,已有16個人按讚和踴躍的留言;有人誇獎他貌似周潤發(只有墨鏡勉強通過),還有人說我們長得很像(原來我和小馬哥有夫妻臉!?),我再也抵擋不了睡意。等我被口水嗆醒,車子已經到了村莊入口。
走進平房民宿虛掩的庭院鐵門,一名年輕女生應聲開門。但就像後來旅行中許多大大小小的誤會,我搞了一陣子才明白,在司機大哥拿走剛剛在超市強力推薦要買給我試喝的當地紅酒告別離開後,今晚只有她,17歲的高中生,一個人接待我。
我其實也沒餘力把酒言歡。聞著屋子裡瀰漫著的濃郁泡麵味,我一心只想趕緊吃完洗洗睡了。不料小妹妹隨後也跟著出門;等到她,和兩名鄰居同學好姊妹,嘻笑著從「巷口很快買個東西」回來,到正式端上晚餐,又過了一個多小時(晚上8點半)。
期間趁她不在家,我仔細端詳了我的『客房』:一間打通兩室的寬敞大廳裡,一邊地上擺了傳統的大長桌,另一邊則是一條靠著牆的長型沙發,兩者看起來都不太像床??
然而更急迫的是,廁所呢?
我幾乎把房子給翻遍,不斷詢問自己是眼花了,還是吉爾吉斯村莊的馬桶設計不同?難道是浴缸旁可疑的桶狀物? 不可能是後門邊的水泥地上水槽吧?
直到小妹妹回來,她才一派輕鬆地指著外面,在漆黑中隱隱冒著陰森綠光的茅廁。這幾年受過嚴格戶外如廁考驗的我自然不容易被輕易嚇到,但我簡直難以想像眼前帶著牙套的年輕正妹,摸黑蹲在挖洞的糞坑上方,用著最新的iphone手機,和在倫敦工作的男朋友,討論明年要去找他的計畫。
▼我實在無意批評,畢竟我17歲時連電鍋都不會用。但是當這碗麵已煮到糊掉的晚餐端上桌,我真的懷疑她們有暗藏好料的。(那個揮之不去的泡麵味到底在哪裡?)


▼「呵呵呵,妳該不會以為要睡在地板還是沙發上吧?」小妹妹抱著床墊被單進來時半戲謔地說。

▼美麗的花叢步道,卻是通往地獄的掩飾。難道真的不行買個簡易座椅駕在糞坑上嗎?

隔壁客廳裡的3個小女生仍蓋著毛毯緊偎著吃零食追劇。我躺在小妹妹幫我在地毯上鋪好的床,都還來不及擔心明天起床後的背能否承受接下來3天的騎馬游牧體驗,就擅自打呼了起來。
【iNFO】
註記: 這次中亞旅行,發現大多網路上的價錢,不論多新都還有更新更貴的價錢。約莫這幾年全球通貨膨脹也沒倖免這裡。請各位朋友有心理準備在議價時要多寬心一些。
◆Bishkek比斯凱克Kyrgyzstan吉爾吉斯共和國,國際機場Manas到市區
-計程車: 機場外司機隨便喊價從2000kgs開始,除非很會喊價,不然建議用叫車APP: Yandex Go 600-900 kgs,SIM卡在機場入關處可購買(早上7點也有開) 。
– GOBUS: 200 kgs,直接付給司機。營運時間從03:50 到20:50,每小時一班。到市中心Ala Too廣場約1小時。出機場大廳後左轉即可看到站牌,我搭的車約7點45分從機場出發。停靠點可參考網址: https://www.gobus.kg/
-如果錯過,也可以搭更便宜、更多班的當地小巴marshrutka #380 60kgs(?)。出機場大廳後右轉可看到站牌。缺點是最終停靠站(google地圖: VHGG+X3 Bishkek, Kyrgyzstan)離市區(Ala Too廣場)仍約30分鐘腳程。營運時間從 6:30到21:00。
◆換匯money Exchange
機場匯率比市區差,建議換一點坐車用,剩下到市區再換。ATM提款機通常收取手續費,可以多換幾台試試,或是直接到銀行櫃檯換錢。
◆布蘭那高塔(Burana Tower)門票220kgs。售票處有WIFI。開放時間:9am-5pm(夏季6pm)
從Bishkek,可以參加結合附近峽谷的一日旅遊團。或是自行租車,或從Western Bus Station公車站搭小巴marshrutka #353到最近的城市Tokmok(50kgs),再轉搭計程車(來回加等的時間,約700kgs,端看個人殺價功力)。

